Friday 23 May 2014

求醫、求醫再求醫

上次小產過後, 本來以為自已一把年紀竟然能自然bingo, 第二次好快啦~
事實, 當然並不如此!

12月31日噩露基本流清, 1月休息了一個cycle, 仲去咗日本滑雪同自己打打氣. 2月努力了沒有成果. 3月再睇中醫, 朋友介紹了銅鑼灣一位名中醫, 說徐子淇都是她的client, 見就行office好方便就去了. 但藥費太貴, 每星期都要千五、六蚊. 我不是名媛, 睇唔起. 睇咗一個cycle, 不成功, 便成仁了....

又有另一個朋友介紹了中環的女中醫. 即管又試下啦, so far睇過個半月, 感覺身體真係catch up緊. 不過佢話我個腎仲差啲, 叫我補下添, 唔好心急住. 好過又咗之後有保唔住. 咁當然冇人想再小產, 所以乖乖食藥, 4月就當自己term break了.

到呢個月, 醫師會好咗好多, 但仲要等多陣. 而家集中補脾胃同埋肺經, 希望下個cycle可以開工了...

早兩個月望到身邊同期的大肚婆開始見肚, 心裡都有點不是味兒. 但上帝有祂最好的時間, 我就默然無聲, 安心靜候吧~

幼稚園應該學些甚麼?

最近一個朋友問我對兩所幼兒園的意見,因為她的孩子得到了兩個不同學校取錄,一所是樓下街坊幼兒園,另一所是知名度高、有好幾家私校小學會專誠到來為家長辦升學講座的名牌幼兒園。我對樓下街坊幼兒園沒有認識,但對於後者那間名牌幼兒園略知一二,因為契女和一些好友的孩子都在那裡唸書。我知道名牌幼兒園英文語境非常充足、孩子的英語水平高、也充滿自信,不過K2開始要作句、K3開始默書。簡而言之,十分「谷」。朋友半開玩笑的說:「也好,反正到小學也要學,到時候才學會較難catch up!

到底,幼兒園/幼稚園應該學些什麼?

有留意幼兒教育的話,或者你會在社交平台讀過一篇關於德國幼兒教育的文章。大意是指,我們常說要「贏在起跑線」,到底誰會最後勝出呢? 德國是最多諾貝爾獎科學有關獎項得主的國家,但原來德國的法例訂明,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最近,聽說台灣也在討論有關禁止對孩子過早進行學術教育的議題…..

另一篇網上流傳的文章,圖文並茂去講述日本小學生的校園生活,包括午飯時間負責(是負責,不是幫忙)派餐、收拾、打掃等等。有人或者想,家裡有姐姐,孩子為何要做家務? 在家十指不沾陽春水,為何要交學費讓他到學校學這些?

自吉吉一歲起,我開始research什麼教育/學校會適合他。有幸從朋友口中認識兩所很不錯的學校,一所是以源自意大利、及後在美國也得到很廣泛發展的蒙特梭利教育的學校,另一所採用源自德國的華德福教育法的。兩所學校理論基礎不盡相同,但有兩個共同點十分吸引我這P牌媽媽的,就是讓孩子融入大自然,從遊戲中學習。他們都鼓勵小孩兒玩沙玩水、爬高爬低,而教室中都必定會有讓他們做家務的工具,包括掃帚、地拖,有些更加抹窗用的噴水器和抹布。這些工具在孩子而言,是好玩的遊戲,也是實際能操作的工具。從工作中,大小肌肉得到鍛鍊,秩序感由此慢慢建立。

還有,這些學校不教認字寫字,孩子拿起筆來填顏色劃畫,但不會寫字。兩個教育理論同時認為,小孩在六、七歲以前不要寫字,因為小肌肉還未發展好,只會事倍功半。但香港的情況不容許,小一已開始要默書,「唔識字」的話莫說競爭,連入學也不行。而為了讓小孩更早適應小學的課程需要,不少幼稚園就提前教育,讓五歲的孩子,做六歲甚至七歲孩子要做的事。這又回到「贏在起跑線」的問題上……我跟朋友打趣說:「那麼直接在幼稚園開始唸大學課程吧!」朋友回了我一句:「怪獸家長就這樣煉成了!

我心中最理想的幼兒園/幼稚園應該學些什麼?

我傾向希望讓孩子做個野孩子,每天跟陽光或雨水玩遊戲、在沙地上打滾、在鋼架上做隻馬騮練好大肌肉、也是對統合感覺的一種訓練。想起我們和朋友一家最近趁復活節假期,各帶著年紀相若的孩子去新加坡旅行時,兩個小人兒在泳池及沙灘玩水玩到笑哈哈的情景,我覺得比任何東西都值得。

當然,只有玩耍沒有學習是不行的。這是我欣賞蒙氏或華德福這種崇尚自然秩序教育的原因,他們的環境設定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校秩序感,從而學習自律自理。我深信能自律自理的人,在人生路上已會走得比很多人都好。能自律自理,才能學習時學習、遊戲時遊戲,在為自己籌謀的同時尊重別人的不同和其需要。因此,我樂意見到吉吉在教室裡學習自己一個人專心認真的工作,也讓他學習自已照顧自己。兩歲的吉吉,已能自行用餐、收拾碗碟,也懂得穿上和脫掉鞋襪、穿褲子脫褲子,穿衣服也可以,就是脫衣服還有點難度。最叫我安慰是他已懂得表示要上廁所,日間基本不用穿尿片,晚上間中也可以整夜沒有撒尿。

九月份起,吉吉就要開始正式上學。雖說是正式上PN,但這家學校的PN是以playgroup形式進行了,一星期只上三天,每天一個半小時;而只有出席率達九成,就可保證原校升讀K1。這所學校的創辦人在辦學時參考了很多蒙特梭理的理論,在教室的陳設和課程的設定也見到蒙氏的影兒,K3才開始要學生執筆學寫自己的名字。在一些家長心目中覺得這樣的學校毫不進取,日後升小學後不知如何與其他同學競爭。但從不相信「贏在起跑線」的我,卻為孩子能進到這所學校而非常感恩 - 至少我家吉吉還可以多玩幾年。


Tuesday 25 February 2014

上帝早已預備

小龍話就快就21個月大, 已經是一個小朋友, 唔再BB...

不想做怪獸家長, 但還是要報PN, 精挑細選了六間, 但真正喜歡的只有 1 間...

由17個月大開始去interview, 頭兩間都唔收. 原因好簡單, 因為小龍會四圍走.

去到第三間interview, 為免自己太緊張, 交給小龍爸去做. 第四間亦然.

結果一間waiting list; 另一間, 也是真正喜歡的唯一一間, 收咗, 仲要係上午班.

凈底兩間未來兩周interview, 而家可以慳番了...

原來, 上帝早已預備, 只是我信心不夠. 我未勇到可以只報一間, 孤注一擲...

********************************************************
上個cycle, 眼見自己昴然踏入40大關, 好心急好心急. 好想bingo, 但又心知小產完才一個cycle, 如果真係bingo都太快, 可能未完全恢復.

又係信心不足!

最終沒有成功, 心灰了好幾天, 睇咩都唔順眼...

但上帝今日就對我講說話:「上帝早已預備!」

上次等小龍的出現, 不時以哈拿來提醒自己, 專心向神求, 神必答允. 所以小龍叫Samuel, 是早訂下了的事, 比「小龍」這乳名還要早.

今次超高齡, 自覺機構渺茫. 但神說可以便可以. 連撒來也可以, 我也可以!

求天父教我專心仰望等候! 阿門!



Wednesday 29 January 2014

為「一家四口」而努力

一直都想吉吉可以有個弟妹, 總之我相信有sibling的小朋友, 成長的過程會較理想。但吉爸因著種種原因, 一直都不同意。直到三個月前, 公司的一些變動讓他改變了心意。他沒有明說, 但至少再沒有say no。

想懷孕難過登天的我, 也沒有想什麼, 沒有計算日子, 沒有計算時間, 誰佑十一月時就發現Bingo! 可能有之前的經驗, 今次好早就感覺到應該是bingo了, Day 30用綠D驗已經有線。Call Dr Tay約時間產檢, 約到第七周。或者是第二次懷孕, 也沒有太大壓力。第五周開始害喜, 成日頭暈暈, 食嘢的口味都轉晒... 當時還在想, 預產期應該在七月底, 到時生完坐月後放產假期間仲可以陪吉吉去返學(N班都是八月中下旬開學)...

產檢的appointment到了... Dr Tay好開心咁恭喜我... 誰知, 照唔到閃閃...

我立即walk in 林勇行再照, 還是照不到. 胎兒只有約六周的size...

兩個醫生都叫我一星期至10日再照... 這段時間渡日如年... 只能努力bed rest加睇中醫...

能做的都做了, 結果還是一樣...

12月中決定用藥滑胎, 但效果不理想, 副作用極大, 一日大瀉五六次, 但幾乎沒有宮縮... 後來找中醫食中藥, 終於在除夕夜晚上, 將所有組織都排清.

2014年要重新開始, 奬勵自己去了東京滑雪... 農曆年後, 再開工吧!

但不知怎的, 心裡又開始膽怯, 總覺得不會成功... Dr Tay叫我自己試三個月, 唔得就要IVF了... 但今時今日要IVF, 又點同三年前? 如今我自己一個人獨力養兩頭家, 仲有一個要返學的小朋友, $$實在比以前緊張好多...

而家只能希望能自己bingo, 慳番啲錢俾吉吉讀書啊...

Monday 18 November 2013

進入起跑區?


踏入17個月大,吉吉開始了人生第一場競賽──為明年入讀幼兒班參加面試。

17個月人仔,吉吉第一次到一家「連鎖店式經營」的幼稚園參考「面試」。入到課室見到三組桌椅,吉吉有點不明所以 (我們參考的蒙特梭利和華德福playgroup都不是教室的概念,玩具/教具都是放在架上讓孩子隨意free play),但如常的遊走於課室每個角落去尋找他認為有興的玩具。過程中路過了兩個面試組,給老師們下了注目禮。他在課室中玩了十多分鐘,才等到老師完成之前面試的評核,輪到吉吉。要拉吉吉去坐定,難度十分之大,因為從來沒有這方面的training。吉吉勉強應付了老師要求的幾個tasks之後,又已經蠢蠢欲動,想走到其他地方開發玩具。老師又好不容易才讓吉吉坐回座位,如是者又做好幾個tasks…… 雖然最後老師要求的task的做好了,但吉吉還是不被取錄。明白的,老師一個人應付一班三、四十個學生,如何能讓容得下一個喜歡四處遊走的學生? 聽說那學校見了近三千個申請者,才取錄一百多名新生。

面對這種遊戲規則,我只能說無奈。用同一set task去考大仔/細仔,同趕絕細仔幾乎沒有分別,因為大仔比細仔醒目是理所當然的,而結果只會迫得細仔的家長不停日操夜操。而透過問孩子問題看回應,也某程度上是偏頗女生的,因為她們天生說話能力就比男生好。

一個月後,另一間幼兒園也進行面試了。從網上搜集得到的資料知道,這所學校是透過觀察去挑學生的,就是老師不會問考生問題,只觀察學生在過程中的一舉一動去決定是否取錄考生。作為家長的自然覺得十分刺激,因為不能事先訓練,大家鬥實力。對於我這種懶惰家長而言,實是求之不得! 話雖如此,為娘的還是認真的請了一天假陪吉吉去面試,更自覺十分進取但低調地化了個淡粧、採用了casual smart的裝束去陪他應戰。去到學校門口,才發現自己實在不夠認真! 其他陪考家長都是二拖一的去面試,有的更身穿整齊西服! 在等候室時,他們一家就一直以英語對話,陪著孩子去玩拼圖,用英文指示他按顏色放好不同形狀 “Yes, this is a triangle. Wow~ you have done it, great!” 他們是以為在等候室中也有閉路電視嗎?

等候了十多分鐘,就排隊到另一個課室玩遊戲。挑學生的過程現在才正式開始。吉吉應試時還在發燒,見到老師放出來的小玩具都挑不起什麼意慾……為娘的心裡正發愁,突然看見玩具堆中有一隻假香蕉! 吉吉最喜歡吃香蕉,我就試著叫吉吉:「幫媽媽攞隻香蕉!」好彩吉吉有反應,他拿到上手還扮著瓣開蕉皮! 負責觀察吉吉的老師即時有反應,用筆記下了! 為娘的心裡暗地叫好,但不消十秒,有其他不甘後人立依樣葫蘆。Anyway, 我喝了頭啖湯,心安理得~

第二部分,老師讓孩子在課室裡free play。吉吉立即走到了最愛的廚房玩具,架輕就熟的玩起來,又炒菜又煮粟米。老師在旁邊說的comments包括:「平時都有玩煮飯仔啊!」「唔使你陪佢玩都幾獨立喎!」玩了十分鐘,吉吉最後還走去課室門後拿起給學生用的小掃帚來掃地。老師笑著說:「你幫手做家務喎!」我當然打蛇隨棍上讚多兩句啦! 今次吉吉玩的都是平日上playgroup他最喜歡做的事,他玩得開心,表現應該算不錯吧!

最後一個環節到唱遊室聽故事、玩唱遊,家長和小朋友都要席地而坐。可憐一位家長帶同家中老人一同來陪孩子面試,老人也要屈膝坐下。她好不容易才坐下了,卻又要站立一起唱遊…… 其實一般人也不會請老人家一起來面試,想是因為孩子是家中四大長老帶大的,怕面試時問起日常生活的鎖事不懂作問,才把長老也帶來?

 很多朋友都說,不要單想幼稚園,要想想日後升小學的銜接問題。或許我有點固執,但我真的希望保護吉吉的童年,不需要K2就開始作句、K3開始默書。心儀的那所學校是K3才學始學寫字的。朋友聽到時,口裡沒說什麼,但恐怕心裡都在想:「這樣太hea了吧! 如果銜接小一?」但我深信培養好孩子的基本能力,包括生理上的大小肌肉和感統發展,情緒認知上讓他知道要尊重他人、守秩序、自律和自理,應該沒有太大的難題。

常說快樂學習,但要生存在香港的大環境中,實在不容易。我不需要吉吉贏在起跑線,我希望能設定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吉吉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懂得玩耍、懂得自律、懂得自己只是群體中的一份子、家中的一份子。而我實在喜歡吉吉現時上的那些playgroup, 讓他落田、玩水、學做家務。18個月大的吉吉,懂得幫手抺窗和掃地。倒了水在地上嗎?叫他幫手清潔他會去拿抹布抹乾。他也懂得吃飯後要收拾自己的餐具、玩完玩具後幫忙收拾。最近開始懂得自己穿鞋子了。我期待他學懂自己更衣的一天。

Wednesday 30 October 2013

我家貓褓母

香港人很奇怪,不少本身有養寵物的家庭,當太太懷孕後就嚷著要把寵物送走。我有兩頭貓,在吉吉出生前已在我們家待了六個年頭,是我們家裡很重要的成員,我從沒有想過要將牠們送走。因應家人的顧慮,也徵詢了醫生的意見。那位醫生朋友家裡就有三隻狗,兩位公主出生後也沒有改變,三隻狗和兩位公主和平共處。醫生朋友說:「人家說貓可能有弓型蟲,只限會隨街找東西吃的街貓。入戶的家貓連街也不願去,根本不用擔心。要是牠入戶之前已有弓型蟲,那麼你們已有抗體,也沒有什麼再需要擔心。如果真的很擔心,帶寵物去獸醫處抽血就清楚明白。」簡而言之,若寵物入戶一年或以上才開始懷孕,風險是非常低的。


 
當然,就算科學證據確鑿,家人還是會不停的嘮叨我哥就說朋友家裡的貓養了十幾年,寶寶出生後貓也因為妒忌,跑去抓傷了寶寶的臉我不會說不可能,但要視乎寵物的性格,而且絕對可以避免。我有朋友在大女兒出生後把貓貓困在籠中足足一年,每天都待寶寶到房間休息後才把貓放出來自由活動是有點殘忍,但他們保障了寶寶的同時也留住了貓貓,後來女兒和貓成了好朋友,至去年細女出生時,全家人都知道不需要再把貓貓關著。





我家的兩頭貓是貓褓母。在寶寶出生初期,不要說走過去搞擾寶寶,連走近點牠們也怕。牠們最怕是寶寶的哭聲,一聽見吉吉寶就躲在沙發下,後來才慢慢習慣起來,彷彿生活中的一個必經環節 (當媽的心情還不是一樣? 起初我對吉吉的哭聲怕得要死)… 吉吉滿月後,我們有一張小網床放在客廳,讓吉吉日間待在那裡,方便陪月姨姨照顧。二貓對這張網床甚為好奇,但只敢遠觀、不敢褺玩。牠們對吉吉的態度也是一樣,平素不敢走近,待吉吉睡了,慢慢俟過去偷偷看看他。有時候吉吉哭了,我沒有即時走過去的話,二貓會走過來喵我:「喂,細佬哭了,你快去看看他!首半年貓b共處的日子都是這樣過的。

到得吉吉懂得坐,開始會趁貓兒走過時伸手去拉牠們。以貓的敏捷身手,又如何會避不過?只是牠們都樂意讓吉吉逗著玩,讓他開心一下。有時候吉吉看著牠們太興奮,下手過重,貓兒遭殃,卻還是不哼一聲。作為媽媽的很感恩養了兩頭如此懂性又愛屋及烏的貓兒。



我家飛飛貓在吉吉半歲時診斷出癌症。起初還沒有發病時牠就是每天這樣陪著吉吉玩。後來到今年四月初病重了,我們從醫院帶牠回家過最後的日子那十天裡,飛飛大部分時間都在休息,但每次吉吉洗澡,牠都奮力的走到浴室看著他洗澡飛飛最怕洗澡,但吉吉最愛洗澡,一貓一b就這樣奇怪的連結在一起到如今,我每次看到這張照片都不禁鼻酸飛飛就是如此的守護著我家的吉吉,誰說貓天性嫉妒?



到如今吉吉懂得走路了,很多時會跟著貓兒跑,也喜歡用逗貓棒和貓兒玩。吉吉見到叻叻貓站起來抓貓棒,會開心得嘻嘻笑,太興奮時會伸出兩手去大力擁抱叻叻貓若其他人這樣抱,叻叻必定已經逃走,但叻叻實在十分懂事,明知會痛還是會由得吉吉去抱牠,只會叫一聲,彷彿在說:「興奮還興奮,細力點啊!

 

這就是我家的叻叻貓,我們讓吉吉稱呼牠為「家姐貓」。如今吉吉14個月大,很多時候只要不太興奮,已懂得輕輕力去摸她,be gentle~



飛飛雖已離開我們,但牠永遠是吉吉的「飛飛哥」。

Wednesday 7 August 2013

殘酷對待父母

小龍呢個月開始, 成日瞓到半夜會爬上我床到, 要同我瞓. 又要瞓手臂, 又要攬實... 實在係個癡纏的小人啊~
呢兩晚佢瞓得麻麻地, 噚晚更加發生「殘酷對待父母」事件

話說小龍又如常瞓到零晨四、五點左右爬上我床, 又如常瞓在我手臂, 但瞓得唔係好冧, 轉嚟轉去, 一時扒轉一時彈開... 但去到五點半, 佢一直俯臥, 面仔枕住喺我手臂, 但雙手不停往我手臂底下插! 如是者插咗十幾廿下, 頂唔順我幾乎要嗌痛... 忽然佢反個身, 冇再攻擊我... 原來他轉向爸爸進攻, 一路瞓一路用手指"督"爸爸個咀, 爸爸想逃走, 我叫佢唔好郁, 因為實在唔想整醒小龍, 醒咗又搵我嚟搞... 誰不知, 轉個頭佢又調轉槍頭, 又嚟插我... 天呀, 你搞乜呀? 終於左碌右插, 瞓到6:15am就醒咗, 仲要一醒就喺度嗌...

我心諗, 我都未嗌, 你嗌?

佢醒咗就佢去廳交俾姐姐照顧, 我返入房瞓我的回魂覺~ 通常佢食完枝奶去完wee wee又會瞓番. 到我起身準備上班時, 佢已經醒咗. 我話: 「邊個咁變態成晚喺度虐待媽咪?」個小人陰陰咀咁喺度笑...

唉, 呢啲日子, 幾時至會過呢?